概念定义
解码器(Decoder)是Transformer架构中负责序列生成的组件,通过因果掩码实现自回归生成,确保每个位置只能关注之前的位置,是现代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基础架构。详细解释
Transformer解码器是生成式AI革命的核心。与编码器的双向理解不同,解码器采用单向(从左到右)的注意力机制,通过因果掩码(Causal Masking)防止模型”偷看”未来信息。这种设计使其天然适合文本生成任务:每次预测下一个token时,只能依赖已生成的内容。 解码器架构的成功始于GPT系列。从GPT-1的117M参数到GPT-4的万亿级参数,解码器-only架构已成为大语言模型的主流选择。2024年的研究表明,在零样本泛化任务上,因果解码器模型配合自回归语言建模目标展现出最优性能,这解释了为什么ChatGPT、Claude、LLaMA等顶级模型都采用这一架构。 标准解码器包含三个关键组件:掩码自注意力(防止信息泄露)、编码器-解码器交叉注意力(在seq2seq任务中)、前馈网络。而在GPT等decoder-only模型中,去除了交叉注意力,形成更简洁高效的架构。工作原理
🏗️ 解码器架构详解
🔒 因果掩码机制
解码器的核心特征是因果掩码(Causal Masking),确保生成过程的自回归特性:因果掩码原理:生成序列 “The cat sat on”时:
- 预测 “cat” 时只能看到 “The”
- 预测 “sat” 时只能看到 “The cat”
- 预测 “on” 时只能看到 “The cat sat”
🔄 解码器层结构
解码器有两种主要架构设计:🏗️ 标准解码器 (Seq2Seq)
三个子层结构:
- 掩码自注意力: 处理目标序列,防止信息泄露
- 编码器-解码器注意力: 关注源序列信息
- 前馈网络: 非线性特征变换
⚡ Decoder-Only (GPT)
简化结构:
- 掩码自注意力: 处理输入序列
- 前馈网络: 特征提取
- 架构更简洁
- 训练更高效
- 泛化能力更强
🎯 自回归生成过程
第1步:输入处理
第1步:输入处理
- 输入prompt: “What is artificial”
- 添加位置编码
- 通过embedding层转换为向量
第2步:注意力计算
第2步:注意力计算
- 掩码自注意力:每个位置只能看到之前的token
- 多层解码器逐步提取语义特征
- 生成上下文感知的表示
第3步:下一token预测
第3步:下一token预测
- 线性投影到词汇表大小
- Softmax生成概率分布
- 采样策略选择下一个token(如”intelligence”)
第4步:迭代生成
第4步:迭代生成
- 将新token添加到序列:“What 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”
- 重复步骤2-3,继续生成
- 直到遇到结束token或达到最大长度
⚖️ 编码器 vs 解码器对比
特性 | 编码器 | 解码器 |
---|---|---|
注意力方向 | 双向 | 单向(因果) |
主要任务 | 理解、分类、表示学习 | 生成、续写、对话 |
典型模型 | BERT、RoBERTa | GPT、LLaMA、Claude |
预训练目标 | 掩码语言模型(MLM) | 自回归语言模型(ALM) |
推理方式 | 并行处理 | 序列生成 |
应用场景 | 搜索、分类、问答理解 | 聊天、创作、代码生成 |
🔬 现代解码器优化
2024年解码器发展趋势:
- 架构简化: Decoder-only成为主流
- 效率优化: Flash Attention、分组查询注意力
- 参数扩展: 从千亿到万亿参数规模
- 多模态融合: 统一处理文本、图像、音频
🎯 解码器的核心机制:
- 因果掩码:确保单向信息流,防止信息泄露
- 自回归生成:逐个token生成,每步基于之前的输出
- 下一个token预测:自监督训练目标
- 简化架构:decoder-only去除了交叉注意力
实际应用
基础解码器实现
解码器层实现
掩码自注意力实现
文本生成实现
训练循环
性能对比
模型 | 架构 | 参数量 | 上下文长度 | 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GPT-2 | Decoder-only | 1.5B | 1024 | 首个大规模decoder模型 |
GPT-3 | Decoder-only | 175B | 2048 | Few-shot能力涌现 |
GPT-4 | Decoder-only | ~1.7T | 128k | 多模态,长上下文 |
LLaMA-3 | Decoder-only | 70B | 8192 | 开源,GQA优化 |
Claude-3 | Decoder-only | - | 200k | 超长上下文 |
相关概念
- Transformer架构 - 整体架构
- 编码器 - 理解组件对比
- GPT系列 - 典型decoder模型
- 因果掩码 - 核心机制
- 自回归生成 - 生成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