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念定义
提示词(Prompt)是用户输入给大语言模型的指令或问题,用于引导模型产生期望的输出。它是人机交互的桥梁,决定了AI回答的质量和方向。详细解释
什么是提示词?
提示词可以理解为给AI助手的”任务说明书”,包含了你希望AI做什么、怎么做、以什么格式输出等信息。 基本类型- 问题型:直接询问信息
- 指令型:要求执行特定任务
- 对话型:模拟自然对话
- 模板型:提供结构化格式
- 角色设定:告诉AI扮演什么角色
- 任务描述:明确要完成的任务
- 输出格式:指定回答的结构
- 限制条件:设置边界和约束
生动比喻提示词就像餐厅点菜,你需要告诉服务员(AI):
- 你想要什么菜(任务目标)
- 有什么特殊要求(格式限制)
- 不要放什么(约束条件)
- 什么时候上菜(输出时机)
提示词结构
标准模板提示工程技巧
基础原则
清晰明确- 使用简单直接的语言
- 避免歧义和模糊表达
- 具体描述预期结果
-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简单步骤
- 提供思考路径
- 设置中间检查点
- 提供好的输出示例
- 展示期望的格式
- 通过对比明确要求
提示词优化技巧
- 具体化:“写一篇文章” → “写一篇800字的科技评论文章”
- 角色化:“翻译” → “你是专业翻译,请翻译这段学术论文”
- 格式化:“总结” → “请用3个要点总结,每点不超过30字”
- 约束化:“回答问题” → “仅基于提供的材料回答,不要添加额外信息”
高级技巧
思维链(Chain-of-Thought)实际应用
不同场景的提示词
内容创作模板库
常用提示词模板
分析类创作类总结类
常见问题
提示词陷阱
过于简单- ❌ “翻译这个”
- ✅ “请将以下英文学术论文摘要翻译成中文,保持专业术语的准确性”
- ❌ “这个怎么样?”
- ✅ “对于刚开始学习编程的大学生,这个Python入门课程怎么样?”
- ❌ “给我一些建议”
- ✅ “请提供5条具体的建议,每条用一句话描述,并按重要性排序”
调试技巧
逐步完善- 从简单提示词开始
- 根据输出质量调整
- 添加约束和示例
- 测试不同表述方式
- 准备多个版本的提示词
- 比较输出质量
- 选择最优表达方式
注意事项
- 提示词长度会影响Token消耗
- 不同模型对提示词的理解可能不同
- 过度复杂的指令可能适得其反
- 要考虑模型的能力边界
进阶应用
系统提示词
工具集成
与API结合相关概念
延伸阅读
推荐资源